足球365比分_365体育投注-直播*官网

图片

【图】研之有理 理之可言——理学院成功举办2005年(暨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供稿:理学院研工委    摄影:张嫄   编辑:李明智

    “研之有理,理之可言”,2005年11月27日上午9时,理学院2005年(暨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七号楼报告厅隆重开坛。理论物理学家葛墨林院士,校研究生院副院长梅文博、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刘川、理学院院长张永发,副书记、副院长姜艳、副院长胡海云等兄弟院系研工委、研究生会的老师和负责同学出席了开坛仪式,参加开坛仪式的还有理学院及其他学院200余名研究生。

本届论坛的海报

    开坛仪式首先由理学院院长张永发教授致辞,张院长介绍了理学院科研及研究生培养等工作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鼓励广大研究生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做人,踏实做学问,树立“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科研思想,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研究生院副院长梅文博教授随后为本次研究生论坛寄语,梅院长介绍,“研究生学术论坛”是我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活跃校园学术气氛、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的有效方式。理学院在发表科学论文、浓郁学校科研学术氛围以及为研究生创造相互沟通和学习平台等方面做了突出的贡献。他表示研究生院将继续大力支持研究生学术论坛、学术创新等活动。随后他宣布,“理学院2005年‘研之有理 理之可言’研究生学术论坛正式开坛。”

    作为开坛仪式上的重头戏,葛墨林院士作了《数学、物理中的三个难题》的学术报告。葛墨林院士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数学、物理研究中的三个世界级难题,鼓励广大研究生做学术要注意质而非量,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要勇于向世界性的难题冲击,只有放眼世界,勇于挑战,才能取得更大的学术成果,否则永远触摸不到学术巅峰。

    葛院士的学术报告在掌声中结束,理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坛仪式也宣告圆满结束。理学院2005年研究生学术论坛之物理分论坛、化学分论坛、数学分论坛、力学分论坛随即展开。

     理学院2005年研究生学术论坛共征集到来自四个专业的23名博士、硕士的23篇学术论文,近20名专家担任各分论坛评委,来自各专业约200余名研究生参与了学术论坛。

    分论坛上,各报告人精辟论述了所报告题目的相关背景、研究现状、理论创新、具体应用及现实意义等;评委老师也针对具体问题,从专业理论角度、实际操作等角度进行了提问并做了相关指导;观众中踊跃的提问亦不乏点睛之笔,使整个论坛达到了交流思想、启迪智慧的效果。
    数学分论坛评委、数学系主任杨国孝老师在论坛结束后的点评中讲到,各报告人准备充分、很有学术见地,他不仅欣赏各报告人对于相关领域的执著和探索,还特别欣赏观众中所谓“咄咄逼人”的提问和“为难”;他对研究生同学如何作学术报告、如何找准方向搞学术研究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交流碰撞思想,创造启迪智慧,走进科学前线,感悟学术魅力,欢迎关注理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

附件一:

理学院“研之有理 理之可言”研究生学术论坛坛标

    理学院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四个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坛标正体现了理学院的组成,同时也有着丰富的内涵:
    学术论坛坛标是由英文单词Science为主体组成的一个图形
    S science, 理学的统称
    C Community, 团体;Science Community,科学界
    I Integrate, 结合在一起
    E Effort, 工作、努力和成果
    SCIE 代表我们要共同交流学术经历,聆听专家教诲,感悟学术魅力。
    论坛Logo的背景图形是一个“逗号”,寓意学无止境,“吾生有涯,而吾知无涯”;科学永无止境,鼓励我们不断进行科学探索和发现。

附件二:
    理学院2005年“研之有理 理之可言”研究生学术论坛
    评 选 结 果
    物理分论坛:
    学术新秀:宋海洋  刘晓楠
    优秀论文:李军刚  陈  强
    化学分论坛:
    学术新秀:张  鑫
    优秀论文:王  枫
    数学分论坛:
    学术新秀:郑志勇
    优秀论文:庞慧慧
    力学分论坛:
    学术新秀:郭秋泉
    优秀论文:杨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