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365比分_365体育投注-直播*官网

图片

【图】继承先烈优良传统、树立正确荣辱观


——理学院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系列报道之一

供稿、摄影:理学院马列主义学习会  编辑:李明智


    2006年4月16日,为了深切悼念革命烈士,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讲话精神,理学院马列主义学习会组织基础部学员80余名到位于香山公墓的李大钊烈士陵园开展扫墓活动,同时组织了提高部106名学员参观了位于后海北沿的宋庆龄故居。

    基础部学员虽然是经过了约一个小时的颠簸才来到了万安公墓的李大钊烈士陵园,但大家的脸上却没有疲惫,有的是严肃,有的是对烈士的敬仰和崇拜。首先,基础部部长向学员介绍了李大钊的生平及其革命奋斗精神。之后,大家瞻仰了李大钊塑像,怀着对烈士的无限哀悼,学员们向烈士献上了花篮,并默哀1分钟。

    提高部的学员在宋庆龄故居讲解员的带领下回顾了宋庆龄同志的革命历程,故居的展览共分为三个展厅,第一展厅详细介绍了她从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于中国革命,直至1949年全国解放时,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的生涯。第二展厅,突出表现了她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的活动。在这个展厅的门口摆放着宋庆龄同志的半身汉白玉雕像,那端庄文静,坚韧刚毅的形象,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第三展厅,生动地反映了宋庆龄同志关怀、爱护少年儿童的事迹。

    此次活动,学员们受益匪浅。在缅怀烈士的同时,也被那份革命精神所打动,所感染。当今,我们正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实践“八荣八耻”讲话精神,“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李大钊同志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宋庆龄同志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作为新中国的领导人,他们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们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所表现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活动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今后要秉承先烈遗志,好好学习,践行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